詐騙手法出現新招,刑事局今天指出,詐騙集團利用銀行信用有瑕疵者亟需借貸心理,偽稱「申辦車貸養信用」新型態手法詐騙,讓受害者沒貸到款還背負更高額債務。

刑事局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,165反詐騙諮詢專線近期發現新的「假借貸詐騙手法」,詐騙集團利用民眾亟需借貸心理,透過電話或網路等各種管道誘騙民眾。

刑事局指出,被害人多為信用有瑕疵的銀行拒絕往來戶,遭誆騙有「特殊管道」可取得貸款,進而繳交證件、銀行帳戶資料,甚或有被害人是先拿出一筆錢購買詐騙集團所偽稱指定標的「養信用」,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,沒拿到貸款還背上更高額債務。

刑事局舉例,從事保全業的45歲劉姓男子日前因車禍而無法工作,急需生活費的他,因信用卡繳款曾有信用不良記錄而無法向銀行申辦貸款,他在7月中收到1則手機簡訊,內容稱「銀行資格不符、有信用瑕疵都可貸,不看信用,快速撥款」。

需款孔急的劉男隨即回撥電話,洽詢借貸新台幣20萬元,電話另一方自稱為某立銀公司業務,對方誆稱劉男因信用有瑕疵而須以特殊管道「養信用」,並要求劉男先購買、辦理1輛價值27萬元中古車貸款,待月繳本息3個月皆無不良紀錄後,即可申貸更高額度信用貸款,且可協助劉男出租中古車,以貼補貸款。

劉男信以為真而照做,結果未取得車輛,還要繳交48期、每月7652元車貸,以及多張車輛違規罰單,另詐騙業務還說要收取10%包裝費才能取車,眼見錢坑越滾越大,實際所需貸款方案卻未曾提供,劉男才趕緊向165專線報案。

根據刑事局分析,今年6至8月「假借貸詐騙」案件,約71%被害人是從網路收到相關假訊息,其中半數是透過網路搜尋借貸訊息而遭騙,有1/4是透過臉書(facebook)廣告或臉書借貸社團所張貼訊息上鉤,還有1/4為LINE的借款陌生訊息;其它12%被害人是收到歹徒隨機發送的推銷電話或簡訊。

刑事局指出,今年6至8月假藉「申辦車貸養信用」的新詐騙手法案件逾20件,且受害人所繳交帳戶恐遭詐騙集團作為詐欺人頭帳戶,所購中古車也成詐騙車手取款的代步工具,提醒民眾擔憂信用問題卻又有資金需求,應向銀行申請「債務協商」,並尋求地方政府「以工代賑」方案以償清貸款。

Author

不務正業的法律人,夢想是成為賽車手或是漁夫

Writ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