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衝擊傳統中心化的支付體系,主要的理由在於去中心化可以減少網路攻擊的可能、減少交易成本,更重要的是增加隱私以及安全,個人的資料能夠透過區塊鏈的技術保護避免竊取。
根據史丹佛區塊鏈法律與政策期刊,將「去中心化交易」定義為透過分散式帳本轉移加密貨幣,達到不需要第三方信賴機構也可以實現交易,也就是透過分散帳本在不同節點(nodes)的特性,將鏈與不同的區塊連結達到去中心化的可能。
舉例而言比特幣透過買幣以及挖礦運作的機制而達到去中心化支付,用戶利用法幣「買幣」,再透過數位貨幣交易所購買比特幣,而礦工貢獻自己電腦運算資源的獎勵機制,電腦運算資源會幫助比特幣區塊鏈運作,達到去中心化運作。
然而去中心化僅是一個相對的概念,Facebook近期欲推出的Libra幣透過28個公司共同成立Libra Association管理Libra幣,不如比特幣以全球去中心化的礦工節點運作方式,簡而言之去中心化為一種光譜位移的變動。
總而言之,在中心化交易系統個人資料以及隱私監理逐漸失去控制,例如先前Facebook遭受駭客入侵,駭客竊取數位登入碼,入侵近 5,000 萬用戶帳戶的資料受到竊取,另外2018三月 8,700 萬用戶個資遭英國政治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(Cambridge Analytica)不當使用。更進一步言,中心化交易系統甚至會成為政治控制的工具,舉例而言,根據BCC報導微信支付,透過支付資料形塑個人資料的軌跡,傳回中共進行個體層次的管控。
然而去中心化看似具有諸多優點,但是加密貨幣依照供需理論影響價格,在缺乏完善法規的今日,仍有許多可能的破綻,使許多持幣者受到波及,舉例而言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因可在世界各地流通,加上價格曾飆升,不僅被歹徒用來做洗錢工具,也成為歹徒用來詐騙,所以政府應儘速草擬法規,也許透過官方的集中交易所監管加密貨幣以及遏制衍生的犯罪。